继对一些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暗示可能调整针对汽车制造商的部分关税后,最近两周,特朗普又公开在关税问题上“松口子”。
据央视新闻报道,17日,特朗普暗示不会继续提高对华关税。在22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他又进一步表示将“大幅下降”对华关税。在当天的一场闭门会议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表示,对华施加高关税不可持续,称此举相当于禁运,而两国贸易中断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但向全世界肆意挥舞“关税大棒”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团队,真的“打退堂鼓”了吗?
“全世界都需要美国”?
“全世界都需要美国。”在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宣称,“主动”与特朗普政府接触的国家多得“不言而喻”。她甚至提及副总统万斯的印度之行,称美印贸易谈判将是美国的优先议程。
然而,真相却是,从上周“打头炮”的美日贸易谈判中,世界看到了美国靠讹诈、拿捏谈判对象,单方面强调“美国优先”的一贯做派。所谓“最好的协议先到先得”,不过是美方画的一张大饼。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回应和日方并不急于达成协议的态度,实际上“打脸”自诩“被全世界需要”的美国。
而据央视新闻报道,继美国加州州长纽森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后,纽约州、亚利桑那州等13个州23日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联手提起诉讼,指责特朗普加税只是“一时兴起”,而非合法权力的合理行使;质疑其违反了美国宪法规定的权利分立原则。
坚称激进加税的“好处”?
尽管如此,特朗普依旧在为激进的关税政策辩解,坚称高关税给美国带来的所谓“好处”。
“关税越高,企业越有动力来美国建厂。”特朗普23日对媒体说道。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柯静看来,特朗普对高关税有着太多的“迷思”,“以为高关税可以帮助制造业回流美国”正是“迷思”之一。
“理论上,提高关税会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相对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但在现实中,制造业‘回流’远比税率问题要复杂得多。”柯静指出,加征关税或许会在短期内制造“回流假象”,但美国在重建制造业生态所需的土地、劳动力、上下游配套、物流设施、政策稳定性等一系列条件支撑上存在结构性的短板。要想真正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试图以关税收入弥补财政缺口”“靠关税实现美国的所谓‘贸易平衡’”,则是特朗普的另两大“关税迷思”。
柯静指出,特朗普上台以来推进的联邦机构大规模裁员、科研领域经费削减,以及22日砍向美国国务院的“大刀”背后,其实是美国没钱了。“‘让外国为美国财政买单’可以迎合美国内部分经济民族主义者的情绪,但在经济逻辑上行不通。”她指出,关税的最终成本并非由出口国承担,而是转嫁给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最终将削弱美国的经济活力。“甚至,在特朗普大规模减税政策的背景下,加征关税对经济的拖累效应,可能导致美国政府不得不进一步压缩税基,从而加剧财政失衡。”
“而改善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本质上需要的是提升本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加国内储蓄率等根本领域发力。”柯静表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美国作为全球资本避风港,长期吸引大量外资流入,推高美元汇率,进而扩大进口需求并形成经常账户赤字。“这一深层次的结构性格局,不可能通过单一的关税措施加以逆转。”
还需听其言观其行
在柯静看来,特朗普近期似乎是意识到产业链回流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也承认当前对华关税水平过高。“但鉴于特朗普一贯反复多变的风格,外界不宜寄予过高期待,更应保持理性审慎的态度,静观其后续行动。”
这不,特朗普23日威胁称,在接下来的两三周里,对于一些没能同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他有可能恢复征收“对等关税”。
但正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说的,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中国正组建一支专门用来摧毁美国的军队?解放军“由演转战”所需时间已缩短?国防部回应
日期:2025-04-24 16:57:00国际金价回调不改机构长期看涨,上海金ETF(159830)年内涨幅超34%,贸易战或加剧美元信用崩塌风险
日期:2025-04-23 1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