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广电-第1眼TV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前夕,一场别具意义的公益生态葬仪式在我市崇兴生命纪念园举行。4月1日上午,在肃穆温馨的氛围中,27位逝者“入住”花坛墓,与花草同眠,让生命回归自然。
本次集体公益生态葬采用的是生态坡葬的安葬方式,即不立碑、不保留骨灰,将逝者骨灰放置于可降解环保材料中。埋葬后,一月左右可自行降解,与鲜花土壤融为一体。
仪式当天,众多家属也来到现场,通过敬献花篮、诵读祭文、花瓣送行等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切缅怀和无尽思念。
“今天安葬的是我大姐,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环保又节约土地,还能与绿水青山相伴。”市民王先生是一名退休医生,现居成都,专门赶来重庆送亲人最后一程,“我们一家全都是医生,对这种安葬方式非常赞成,如果大姐知道她葬在了这么美丽的地方,一定也会支持的。”
“我父亲去世二十多年了,之前一直存放在骨灰堂,能够采用环保的坡葬方式安葬,不仅环保,也为家庭减轻了丧葬经济负担。”另一位安葬者亲属表示。
从墓葬到花葬、树葬,从“入土为安”到 “逝有所安”,安葬形式的多样,市民观念的潜移默化,正是殡葬改革成效的一个窗口。第1眼TV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多个公墓陵园都可免费向公众提供生态节地葬。
“随着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的推进,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市民接受这种低碳环保的新型安葬方式。”石桥铺殡仪馆副馆长税清梅表示。截至目前,园区已有1000多位逝者进行壁葬、坡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
(记者 林红 徐毅)
网络中国节·清明|沪上首家“生命花店”,以温暖告别启迪重识生命的重量
日期:2025-04-04 0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