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五届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小学组总冠军江鸣谦:两岁启蒙,十岁夺冠,和双胞胎弟弟一起在诗意中成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09:5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在第五届浙江少年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江鸣谦凭借出色的诗词储备和沉稳的临场表现,夺得小学组总冠军。

江鸣谦 潮新闻资料照片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双胞胎弟弟江浚哲也同时获得亚军。

在终极PK飞花令环节,兄弟俩你来我往,围绕“一”字展开了近20个回合的激烈交锋,精彩绝伦,惊艳全场。哥哥江鸣谦的耐心、沉稳,弟弟江浚哲的活泼、跳脱,圈粉无数。

哥哥江鸣谦和弟弟江浚哲 潮新闻资料照片

诗香传家,三代人的文化接力

两岁时,江鸣谦与古诗词结缘。兄弟俩的“启蒙老师”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爸爸。

身为科研工作者的江爸爸,骨子里是个不折不扣的传统文化迷。他记得,兄弟俩开口说话比同龄孩子都晚。当时,出于“想培养一个让他们自信的特长”的初衷,这位历史爱好者开始给两个儿子讲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故事。

令人惊喜的是,虽然两个孩子起初沉默寡言,却对爸爸讲述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江爸爸看来,诗词与历史始终相辅相成,诗词是历史的生动载体,历史则为诗词提供了深厚的脉络。就这样,古诗词如同背景音乐,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兄弟俩的日常生活。

突然有一天,一直不开口说话的兄弟俩,脱口而出的却是整句诗。而当三岁多的江鸣谦完整背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家人都惊喜不已。

江爸爸经常组织“家庭诗词大会”,一起聊诗词、历史,互出考题。

“有时候,我、弟弟和爸爸一起聊诗词,正在洗碗的妈妈也会突然加入抢答。”江鸣谦笑。

这种浸润式的启蒙,让诗词成为兄弟俩最早掌握的“语言”之一。兄弟俩的日常互动也充满诗意,背诵、飞花令、观看诗词节目,乐在其中。聊起弟弟,江鸣谦坦言两人实力相当,他们还会继续切磋。

江鸣谦的爷爷也来到了诗词大会现场。这位曾经的中学数学老师,也是江爸爸的诗词启蒙者。兄弟俩的名字也是爷爷起的。“鸣谦”源自《周易》,有坚守谦德之意。“浚哲”源自《诗经》,表达英明睿智的寓意。在这个家庭,诗词如一日三餐般自然。爷爷教小时候的江爸爸读诗,长大后的江爸爸带儿子们品诗。他们相信,这些美丽的诗句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礼物,在人生路上,永远给予温暖和力量。

诗词的种子,在三代人手中传递。这是诗词传承最动人的模样。

兄弟俩在诗词学习路上,还获得了学校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他们的班主任同时也都是语文老师。江鸣谦的班主任王晴晴老师、江浚哲的班主任李若陈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都很注重古诗词的传承,也给予了两个孩子很多鼓励。”江妈妈表示。

以诗为伴,在平仄中感悟人生

江鸣谦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浙江少年诗词大会时是一年级。当时,他觉得高手如云,而自己“功力不足”。而这次来参赛,虽然比赛时他仍会紧张,“手心全是汗”,但当和弟弟并肩站在终极对决的舞台上,反而慢慢放松下来:“我们已经包揽冠亚军了,不管谁拿冠军都行,没有什么遗憾。”这份淡然、从容,也赢得了全场掌声。

当被问及最爱的诗人,江鸣谦毫不犹豫:“辛弃疾!”

在他看来,辛弃疾不仅是优秀的文学家,更是有报国豪情的英雄。他特别喜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事。可怜白发生!”的豪情与悲怆。他说:“辛弃疾的词里有报国的壮志,也有壮志未酬的无奈,这种情感很打动我。”

和古诗词朝夕相处8年,他在开心或者难过的时候,都会想到诗词。

“难过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苏轼。他在黄州、惠州、儋州时很坎坷,但哪怕是最困苦的时候,他一直有着宽广的胸襟,始终豁达、乐观。”

在诗词中,他读到了千年前的历史,穿越时空,和诗人成为朋友。

他和弟弟也经常参加各地的诗词比赛。“不是每次成绩都好,但想趁着假期,去比赛当地走走看看。”江爸爸说。多次的比赛也让两人不断成长,以诗会友,认识了很多热爱诗词的同龄人。

最近,江鸣谦和弟弟对古代战争史很感兴趣,特别是唐与吐蕃的战争历史。一家人打算在暑假的尾巴去新疆,寻访历史,也看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代代的建设者如何将戈壁荒滩变美丽家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