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莞爱铜行·光影铜城” 东莞摄影家协会透过镜头书写山海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9:35:00    

黔山粤海,千里相牵。4月15日,“莞爱铜行·光影铜城”——2025’广东(东莞)摄影家铜仁采风行活动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来自东莞的16位摄影家兵分四路,深入铜仁市10个区县,开展为期6天的创作采风活动。他们以光影为纽带,在东莞援派干部的牵引下,用镜头捕捉两地协作的鲜活故事,为山海携手的深情厚谊留下鲜活注脚。

东莞摄影家协会采风团抵达铜仁

镜头定格“协作温度”

从产业共建到民生帮扶,从人才交流到文化互融,东莞与铜仁的协作篇章已绵延数载。此次采风之行,摄影家们直奔主题,深度融入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走进铜仁大山腹地,通过自己的艺术视角,用镜头定格莞铜协作的成果与温度。

在思南县孙家坝镇黄牛集散中心,牛叫声此起彼伏,标准化牛舍整齐划一,一头头骨骼粗壮、肌肉丰满的西门塔尔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快门声中,摄影家近距离捕捉到牛的憨态、牧人的笑颜、现代化养殖的细节,诉说着乡村振兴的“牛劲”。

摄影家镜头里的西门塔尔牛

16日下午,跟随其中一组摄影家的足迹,驱车近3个小时抵达沿河县,在“沿河空间”认真听取东莞援派干部介绍,了解莞铜协作的成果和当地的发展情况,关心交流当地的风俗民情和趣事特色。17日清晨,又驱车近2个小时抵达沿河县塘坝镇榨子村,晨雾中的千年古茶正吐新芽,茶香四溢。

在山下的制茶工坊,铁锅翻飞、嫩叶起舞,茶农的掌纹与茶香交织成诗。摄影家们纷纷驻足,将镜头对准躬身炒茶的茶农,透过镜头,为两地产业协作和乡村振兴留下生动影像。

摄影家们的镜头对准茶农制茶过程

4月18日,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碧江小组会同碧江区相关部门、单位正式发布了东西部协作“向黔飞・粤游碧江 黔程万里”农文旅品牌线路。在此之前,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志良走进中南门古城的“茶店地图”,用影像记录古城风貌与茶文化的交融。

李志良说:“铜仁有好的生态、自然资源,符合人们对旅游地选择的向往。我们这次过来,希望通过镜头,展现铜仁的独特魅力,能让大家循着一张张影像图片,来探索铜仁的美丽与生机,也了解莞铜两地间的协作故事。”

捕捉铜仁“多彩底色”

据了解,此次采风不仅聚焦协作成果,更将镜头对准铜仁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风情。

暮色四合,铜仁中南门古城江宗门码头华灯初上,长龙竹筏缓缓行驶,宛如一条“火龙”在锦江河面穿梭而过,持续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乘船游行,微风拂面;互动歌曲、舞蹈表演,摄影家们纷纷按下快门,捕捉光影交织的繁华夜景,记录下古城夜色的迷人魅力与市民欢愉的生动瞬间。

摄影家镜头邂逅过的锦江游龙

未来两天,团队将深入梵净山、江口云舍等地,挖掘“黔东秘境”的生态之美与文化之韵。此外,东莞援派干部、医教人才的奋斗身影也是此次采风活动镜头下的焦点,摄影家记录他们在铜仁的奋斗故事,用影像讲述山海情深、携手共进的动人篇章,跨越山海,直抵人心。

文化建设既是两地交流往来的重要内容,更是携手发展的重要动力。东莞市摄影家协会表示,此行数千张图片,既是协作成果的见证,亦是未来邀约,希望透过镜头,以微小影像化记录,让更多人循光而至,读懂莞铜跨越千里的共鸣。

未来,莞铜两地将继续串联起两地的文化DNA,以生态为纸,以产业为墨,以文化为魂,共绘一幅“山呼海应”的振兴长卷。

文|邹春江 刘伟捷

图|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