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举办多场暑期实践项目,组织青年人才到企业走访。
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海风轻拂的八月,珠海用两场特别的人才活动,为城市发展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40名来自清华大学、东京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的博士生,穿梭于珠海的企业、实验室和产业园区,在15天的时间里与城市深度互动;同一时间,37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顶尖学府的学生们,在珠海市各级党政机关开启为期1个月的实习实践。
在这两场看似平行的人才活动背后,一个更深层的命题正在清晰浮现:当市场化引才与体制内实践形成合力,珠海正构建何种人才生态?而青年学子们,又在这座充满活力的滨海之城,触摸到哪些时代脉动?在广东掀起“百万英才汇南粤”的热潮中,珠海正用更加敏锐的视角和行动交出答卷。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枫 统筹:黄鹤林
从产业肌理发现城市潜力
前不久一批来自全球高校的青年人才,正以专业视角解码珠海的发展脉动。在这场由“七个一”实践模式(一次大咖讲座、一次高管会面、一个研究课题等)串联的深度体验中,他们既触摸到城市的产业肌理,也感知着大湾区的融合活力。
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博士王逸波的探索颇具代表性。作为心脏仿真领域的深耕者,他在活动组织方的建议下,开启了20家珠海龙头企业的深度参访之旅。“每次企业走访都像打开一扇新视窗,”他分享道,“从游戏研发到人工智能,跨领域的思维碰撞让我的研究方向获得了全新的产业视角。”
精心设计的珠澳跨境探索环节,更让参与者领略到珠海作为大湾区枢纽的独特魅力。在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擦出创新火花;站在港珠澳大桥上,超级工程的壮阔令人叹为观止;漫步情侣路,青春之城活力扑面而来。
“这里就像一个精妙的拼图,”澳门大学杨宏广博士感叹,“横琴的政策优势、珠海的人才环境与澳门的科研资源完美契合,为创业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平台。”
这份产研对接的默契与跨境融合的活力,恰是珠海人才引力的深厚底气。从细分领域的精准对接,到跨境资源的深度融合,珠海正以开放的姿态,为全球人才描绘清晰的发展蓝图。
从政策细节读懂治理温度
同一时间,在党政机关大楼里,另一种城市观察正徐徐展开。
“原以为政府工作就是批文件、开会议,直到跟着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走访,我才了解到政务工作不只是停留在纸面和会议中,而是需要弯下腰、沉下心的具体行动。”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硕士石纪辉这样描述他的实践初体验。
浙江大学博士生王松杰的实践轨迹,则勾勒出另一幅更为宏大的图景。作为能源专业的学生,他在发改局能源发展科的实践,堪称一场“上天入海”的全域历练。
实践期间,他既参与了粤澳能源协同的设计研讨,又深入论证了海底数据中心的可行性方案,既为综合能源供给站建设出谋划策,也参与了万山群岛游艇码头的规划布局。“政策落地就像走平衡木,既要把握国家战略大方向,又要踩准企业的实际需求,从制定到落地实在太不容易。”
这是珠海人才实践活动的生动缩影。在珠海党政机关实习实践的一个月时间里,这些来自国内7所顶尖高校、涵盖多专业的顶尖学子,不仅触摸到了政务服务的精度,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诚意。
可以看到,珠海人才环境的竞争力,从来不只是优越的自然禀赋或优惠的政策礼包,还在于这种“把专业当底色、以服务为桥梁”的城市治理智慧,更在于这种以深度参与感知带来的人才与城市形成的“强磁力”。
从烟火气感知宜居魅力
城市的独特魅力,往往隐藏在那些“非标准化”的生活细节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李想对横琴的晚霞情有独钟,“那些相机难以捕捉的粉紫色云霞,总能神奇地抚平我一天的疲惫。”这位博士笑称,这些不经意间的美好,比实验室里的数据更让人心动。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博士刘家祥则迷上了天沐河畔的单车时光,“在这里,‘宜居’不是一个抽象指标,而是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是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在他看来,这种“紧张科研与诗意栖居”的平衡感,比任何人才补贴都更具吸引力。
在这些美好体验的背后,一场更深层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数据显示,参与全球高校人才实践项目的青年学者中,超过40%已与珠海重点企业及科研院所达成就业意向,充分印证了这座城市的强大吸引力。
这场夏日里的人才实践,最终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答案:一座城市对人才的真正吸引力,既需要让政务服务的精度匹配人才成长的速度,也需要让城市发展的厚度承载人才梦想的重量。
当“精细化”的治理遇见“全球化”的视野,当定制的服务温度碰撞跨界的创新活力,珠海这座活力之城正在演绎新时代城市与人才最美妙的“双向奔赴”。
■人才声音
“珠海是职业起航的理想之地”
8月9日,“百万英才汇南粤——珠海·横琴2025年全球知名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暑期实践项目”在珠海香山文化艺术中心圆满落幕。
来自帝国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球顶尖高校的多名博士人才,通过为期15天的深度实践,沉浸式体验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活力与城市魅力,为珠海、横琴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博士王逸波感慨道:“这次实践让我跳出实验室,真正将科研与国家需求结合,体会到‘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李想表示,珠海的行业发展潜力很大,其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这里将是职业起航的理想之地。”李想说。
香港科技大学商业统计博士李俊成则在这里完成了一次有趣的“认知升级”,“原以为珠海只是一个旅游城市,深入走访龙头企业,与大咖面对面交流,才发现这里藏着‘隐形冠军’的产业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