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双轮驱动,擎画兴坪村振兴宏图——记白河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詹国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5:04:00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总有一些身影格外耀眼,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白河县麻虎镇兴坪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詹国新,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践行者。身兼双职的他,宛如一台强劲的引擎,为兴坪村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带领村民驶向繁荣富裕的康庄大道。

“人大代表要听民声,村支书要办实事,这两个身份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必须同轴同向转。”詹国新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自2008年投身基层工作以来,他更是将其化作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导向,詹国新在兴坪村这片土地上深耕细作,逐步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美好蓝图。

走进麻虎镇兴坪村那300亩木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木瓜树枝繁叶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白河县骏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敬苗正带领着村民,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剪枝整形工作。陈敬苗满怀感激地说道:“修剪木瓜树是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等开花后再进行管护、施肥,预计亩产可达3000斤左右。这些年要是没有詹支书的关心,我们哪能这么顺利?他不仅积极联系技术人员来指导,还帮忙申报项目,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

在詹国新的推动下,兴坪村成功探索出“龙头企业+园区+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木瓜、黄姜、核桃、金丝黄菊等特色产业,村民们实现了多元化增收——土地流转有租金,园区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享股金。然而,詹国新的目光并未就此满足,他把视野投向了广袤的山林,计划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让兴坪村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产业要发展,基础设施是基石。兴坪村二组曾经的道路状况令人堪忧,狭窄坑洼的小路,不仅让村民出行困难,更成为农产品运输的“肠梗阻”。村民李次林回忆道:“以前这条路太窄太差,搬东西全靠肩挑背驮。这几年政策好,我们搬迁到河边后想发展产业,可路不通,啥都干不了。”

詹国新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每年两会前夕,他都会深入农户家中,倾听群众的心声。去年,二组村民反映产业路严重影响发展的问题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詹国新多次以县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建议,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协调,终于争取到改善道路的资金。去年年底,老二组的毛坯路基本打通,今年,他又马不停蹄地为争取路面硬化而四处奔走,一心只为产业发展铺就坦途。

在基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道路上,詹国新始终保持着“双向发力”的工作节奏。他一方面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支持;另一方面频繁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他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一头系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展望未来,詹国新眼中满是坚定与憧憬:“群众选我当代表,组织让我当书记,这两份责任重如泰山。只要我还走得动,就要当好这座连心桥。未来,我会继续认真履职,围绕社会民生和村上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建言献策,积极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詹国新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在兴坪村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奋斗华章,也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邸欣瑶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