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独立厨卫打破布局困境、铺设水泥路面告别泥泞小巷、安装排水设施解决排水困难、安装路灯照亮黑暗小巷……一项项惠民措施让林西县林西镇新兴村的老旧平房区改了“面貌”,换了“颜值”。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背后,是一场直击民生痛点的系统性工程。
林西县林西镇新兴村属城中村,住房建筑多建于21世纪90年代末,存在抗冻保温性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多等问题。面对这些积弊已久的老城困局,林西镇政府、县住建、县发改委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积极争取专项资金8077万元,在新兴村实施非成套住宅综合整治改造项目。同时,秉持统筹规划、宜改则改、集中连片、属地为主和居民参与等原则,充分发挥镇村两级主导作用,让居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幸福感“原地升级”。
创新施策帮助居民“减轻担子添面子”
让民生工程真正赢得民心。非成套住宅综合整治改造项目实施,引入热力公司完善基础设施,林西镇政府牵头代表全体群众与供热公司商谈施工费用,减少群众支出,实现一次施工,完成给水、排水、热力等所有底线管网建设,杜绝反复施工。同时将户外污水、热力管网建设全部列入项目建设范围内,无需住户承担,建设费户均为1.16万元。根据农户日常生活需求,对厕所、厨房进行基础改造,住户室内改造完成后通过验收给予每户补助5000元,有效减少居民资金投入。
个性化定制服务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当标准化改造遇上个性化需求,科学施策成关键。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谓难题频出。面对居民房屋房型多样、部分街巷道路狭窄,污水管道、热力管网安装困难。地下各种线路深埋其中,施工难度大。工作专班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户一档一议一策”的“四个一”工作法,即每户建立一份非改档案,每户都有专门议事记录,制定适宜这一户的推进对策。对各户住宅进行实地测绘,制定“个性”设计方案,将房屋改到居民心坎上。
“我们这房子住了几十年了,一直盼着能改造,又担心改造得不好,胡改乱改又出一堆问题。后来才发现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政府特别贴心,改造的时候工作人员来家里好几次征求我们的意见,现在房子改得特别合我心意。看着崭新的厨房和卫生间,心里都亮堂了不少。”85岁的王淑真老人对于住房的新变化高兴得合不拢嘴。
民生工程不仅硬件提升,软件配套更让幸福倍增
项目完工后,林西镇政府通过建立“微网格”“街长制”等机制,对改造后的街巷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治理成效常态长效。同时,新兴村委员会还在村民家成立了“议事小院”,让居民“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难有地方问,事有地方做”,近距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充分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乡长营子片区改造“软件”“硬件”双提升。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新修的排水渠上,当夜晚的路灯照亮整洁的巷道,这份看得见的幸福感正在林西镇这片热土上节节攀升。(王春达、王薇)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
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阳光社区:凝聚“网格+”力量 筑牢反邪“防护网”
日期:2025-04-15 14:34:00养车省一半 磨刀不要钱! 渔安新城这场便民活动让居民直呼'太划算'
日期:2025-04-15 1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