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掌握朗读古文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明白两个故事各讲了什么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故事。
4、感受朋友间的珍贵友谊;明白从客观实际出发,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5、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伯牙鼓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提问:你们知道有哪些与知音相关的故事或诗句吗?
2、抽生回答。
3、课件出示与知音有关的句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4、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
5、板书课题,释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故事的名字叫——《伯牙鼓琴》。
“鼓”是“弹”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读好停顿和节奏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指导学生读文。课件出示正确的朗读和节奏。指导学生用“/”在书上作上标记。
3、圈出本课的几个生字反复拼读,熟记。
4、自由朗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朗读时要读好语气词“哉”“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5、全班齐读课文。
6、抽生朗读。纠正读音和停顿。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1)结合注释,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用自己讲讲这个故事。
(3)同桌之间互相讲这个故事。
2、抽生讲讲这个故事。
3、全班一齐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四、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1、品味知音相遇之“喜”。
(1)默读课文前三句话,思考:伯牙为何视锺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4)小结:只要是伯牙心里想的,锺子期全都知道,他真是伯牙的“知音”啊!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伯牙当时的心境,那就是—— “喜”。
(5)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
2、品味失去知音之“悲”。
(1)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五、熟读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播放音乐《高山流水》,感受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书戴嵩画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抽生背诵《伯牙鼓琴》。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二、学习新课,感知大意
1、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题。
2、弄清题目的意思。
“书”:“书写、记录”。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以画水牛著名。“画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书戴嵩画牛”:写在画家戴嵩的画作《斗牛图》上的一则文字。
3、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弄清几个多音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4、勾画出生字,自学生字。
5、教师教读课文。
6、抽生朗读课文,正音。
7、采用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三、理解文意,领悟主题
1、小组内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2、试着注释翻译全文。
3、全班交流。
4、课件出示译文.
5、熟读译文。
6、感受人物形象。
(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受人物形象。
①牧童是怎样评价戴嵩的《斗牛图》的?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
②杜处士听了牧童的话有什么反应?由此可见杜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3)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
1、学了本文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勤于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把《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2.月光曲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2、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3、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感受音乐的美妙。
4、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由实在事物展开的适当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2、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传说——《月光曲》。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感知大意
1、简介贝多芬及写作背景。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思考回答:
(1)《月光曲》是一个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写的是关于什么人的传说?
4、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这个传说?
5、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的环境怎么样?(结合上下文理解“幽静”的意思)
6、抓住“断断续续”来理解: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到什么?
7、同桌分角色朗读兄妹俩说的话。思考:你从两兄妹的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8、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9、贝多芬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奏一曲呢?盲姑娘听完以后,心情怎样?(激动)
10、为什么她能如此地断定演奏者就是贝多芬本人?(弹奏纯熟,感情深厚)这说明了什么?
11、贝多芬听到盲姑娘这样说,心情起了什么变化?(深深打动如大海的波涛)
12、贝多芬创作了什么曲子?找出并勾画描写《月光曲》内容的语句。
(1)哪些是写实?哪些是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2)抽生回答,反复朗读。
(3)课件出示四个画面,找出对应的相关语句。
画面一:月亮升起
画面二:月亮升高
画面三:风起浪涌
画面四:风平浪静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13、这美妙的《月光曲》使兄妹俩深深地“陶醉”了,当兄妹俩从音乐中清醒过来后,会交谈些什么?
14、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传说”与第一自然段的“传说”起了什么作用?(首尾呼应)
三、课堂总结
1、贝多芬在这样一个秋天的明月夜,走进低矮简陋的茅屋,为穷兄妹弹了一首又一首,这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爱。这个动人的传说本身,同样是一首很美的《月光曲》。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是个伟大的艺术家。
2、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3、背诵第几自然段。
23.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2、了解京剧中一些道具的来历和作用,理解亮相的特点和作用,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3、激发对京剧这一国粹的喜爱之情;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知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学生了解京剧、热爱京剧的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中国的国粹有许多,誉满中外的有三大国粹:京剧、国画和中医。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你听说过吗?
2、板书课题。释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3、这篇课文虽然是讲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但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有趣的。关于京剧有哪些有趣的知识呢?我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简介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2、播放歌曲《说唱脸谱》。
3、自由朗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4、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京剧的哪些特点。
5、课件出示字词,指导学生识记。
驰骋 尴尬 彻底 鲜明 虚拟 唯恐 制服 高妙
凸显 无穷无尽 约定俗成 不可开交 戛然而止 风雨不透
6、思考回答: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
(1)利用虚拟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韵。
(2)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趣谈“马鞭”。出示图片、京剧选段,学生欣赏后再默读课文,加深理解。
(1)京剧表演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呢?
(2)“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
(3)“马鞭”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4)文中除了讲到“马鞭”这种虚拟道具,还讲到了哪些虚拟道具?是怎样过渡到对这些道具的介绍的?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5)说说你觉得有趣的地方。
2、趣谈“亮相”。
(1)抽生分段朗读《亮相》一文,其他学生边听边画,纠正朗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2)默读课文,圈画自己觉得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3)文中讲了哪两种“亮相”?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四、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作为戏曲表演,要在舞台上展示各种生活场景。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
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
(1)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
(2)马鞭拿在手里,演员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表示出各种意义。
3、学生当解说员,模拟场景练习解说。
4.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京剧艺术特色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五、拓展延伸
观看有关京剧的电视节目或在网上收看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