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天气预报有望精确到街镇,每条马路都可能拥有“独家预报”——这并非科幻场景,而是上海“扶摇”气象大模型带来的突破。
近日,由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下称上智院)与上海市气象局等联合研发的国内首个聚焦超大城市安全的AI气象预报模型正式亮相,其空间分辨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至1公里,推理速度从10分钟压缩至3秒,犹如为城市装上精准感知天气脉动的“数字神经”。作为聚焦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AI“哨兵”,“扶摇”通过融合雷达、卫星、数值预报等多模态数据,率先实现区域级端到端预报闭环,将在今年汛期构筑起守护城市安全的新防线。
如今,上智院与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协同效应开始显现,各领域的科研在AI的全方位赋能下正驶向范式变革的创新大陆。
2021年,时任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AI科学家的漆远选择回归学术界,以复旦大学浩清特聘教授身份开启新征途。作为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创始院长,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漆远不久后牵头启动了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的建设,与阿里云、中国电信等合作伙伴共同攻坚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智算平台。
2023年6月,横跨1500公里的云上智算平台CFFF正式上线——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切问”一号与复旦江湾校区的“近思”一号通过光纤同频共振,以40 PFlop/s算力总规模、超千卡并行计算的硬核配置,在生命科学、量子化学、大气科学等战略领域构筑起前沿阵地。
2023年9月,上智院正式启航,成为科学智能创新策源的战略支点:它既非传统高校实验室的纯学术研究,亦非产业界快速落地的项目导向,而是以AI为催化剂和通用技术,链接产学研各端进行全链条创新,将临床病例、大气模拟、蛋白质结构这些“科技方言”编译为人工智能的通用语言。
位于徐汇的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
在统一部署下,上智院的科研布局已悄然成型:CFFF平台的异构计算架构设计成为上智院联合复旦大学攻关科学大模型的核心计算底座。随着2024年张江存储机房投用,新增8PB温存与25PB冷存,CFFF平台构建起了数字时代的“战略粮仓”。这一中国高校最大的异构智算集群,不仅是AI时代学科融合变革的“算力重器”,也构筑了上海市科学智能实现跨越发展的先发优势。
伏羲气象大模型、女娲生命大模型、燧人物质大模型……在上智院,这些以华夏文明始祖命名的垂直领域科学大模型,承载着用人工智能破解高价值产业场景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的使命。
伏羲气象大模型的实战价值在2024年超强台风“贝碧嘉”的预测中得到验证。女娲生命大模型致力于为基因创新药研发、蛋白动态设计、数字孪生诊疗等产品平台提供基础模型能力,打破传统遗传调控、生物力学计算模式,实现跨越式的生命状态预测。
在中国气象局开展的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大模型示范计划中,伏羲气象大模型三项综合评测指标均排名第一
女娲生命大模型的siRNA药物沉默效率预测服务
面向复旦大学的文理医工“四轮驱动”和新工科建设,双方的协同创新最近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落地开花。
“技术的爆发式发展远超预期。”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在2月份的“观心CardioMind”发布会现场感慨道,“当年我们讨论的还是AI能否理解医学知识,如今它已经能够深度参与疾病诊断和临床决策。”
这个专攻心血管的“数字专家”是国内首个深耕心血管专科的医疗大模型,由中山医院与上智院-无限光年联合实验室共同研发,输入了中山医院心内科积累的数十万份电子病历,更消化了顶尖医生的诊疗逻辑:从常规疾病指南到“名院大查房”提炼的疑难病例经验,都被转化为结构化知识库。系统突破单一文本分析桎梏,实现心电图、超声影像、实验室检查等多模态数据整合推理,其亚专科知识库精准覆盖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核心领域。
PI@Climate 是中国首个基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气候科学大语言模型,由复旦大学、上智院、上海创智学院联合研发。它打破了传统模型对单一学科的依赖,融合农学、林学、法学、经济学等十余个领域的专业数据,持续进行训练与微调,形成了一个覆盖气候变化科学事实、自然与社会系统影响、减缓与适应路径等核心主题的高可信度领域模型。
“作为一个面向气候垂类的大语言模型,PI@Climate比底座模型或通用大模型更擅长解决具体的专业科学问题。”吴力波说。当通用模型面对“冻土消融对碳汇的影响”仍语焉不详时,PI@Climate 已能综合水利工程模型与环境法规条文,为科研或政策提供可执行的决策分析支持。
依托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底蕴,复旦大学正探索AI助力新文科建设提质增效的方向。由实验室牵头,联合上智院与德勤中国编撰的国内首部AI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领域的全面报告《未来已来——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发展蓝皮书》,汇集53位专家智慧,系统梳理AI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理论前沿与技术挑战。
“要全面推进AI4S范式变革,必须坚持深耕垂域,系统整合算法、算力、语料,真正做一盘‘番茄炒蛋’,而不是拼凑一锅‘番茄+白煮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发言,对复旦大学发展科学智能的思路做了形象概括。
这一理念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得到了共鸣——漆远用“土壤、水分、阳光”的生态比喻,强调基础工程设施如同土壤、领域知识如水分滋养、复杂推理模型似阳光赋能,三位一体的开放共生将大力推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
国际金价回调不改机构长期看涨,上海金ETF(159830)年内涨幅超34%,贸易战或加剧美元信用崩塌风险
日期:2025-04-23 10:29:00二次元浓度够吗?打折能再狠点吗?听听市民对五角场商圈还有啥需求和建议
日期:2025-04-19 0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