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色尚黯,贵安高铁站和贵阳轨道交通S1线大科城站已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繁忙做准备。樱花烂漫的时节,每天都有大量游客经此前往贵安樱花园。一群身着醒目马甲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每日早早抵达岗位,为游客提供着贴心周到的志愿服务。
“全员到岗!”4月2日早8点半,湖潮乡西部计划志愿者乡镇联络员蒋淑菲在志愿服务联络群里报到。志愿者们开启了充实的一天。
除了常规解答游客疑问,志愿者们还时刻留意着特殊人群的需求。在贵安站,一位坐着轮椅的外地游客在家人的陪同下出了站。“我来帮您把轮椅推到合适的位置,您坐樱花1号线去樱花园会更方便。”志愿者小心翼翼地协助游客。
志愿者在引导游客乘坐樱花1号线。
“姑娘,我要去看樱花,听说在大科城站下,这咋换乘车啊?”在大科城站A出口,随着第一班地铁乘客出站,客流渐渐多了起来。一位背着双肩包、神色焦急的两位老人走到志愿者王蓉面前。
“奶奶,您别着急,就在旁边这个公交站台,乘坐樱花1号线直达樱花园,很快就到了。走!我带您过去。”王蓉上前轻轻挽起老人的胳膊。边走边介绍着樱花园的特色,老人眼中满是期待。“好好好,谢谢你啦,小姑娘。”老人听后长舒一口气,连声道谢。
面对如潮游客,王蓉扯着嗓子重复:“贵安樱花专线请在这儿排队坐车。”她的声音在嘈杂的人群中显得有些微弱,但却充满了力量。
志愿者在为游客指路。
在两个站点之间,志愿者们还会相互协作。他们就像一个紧密的团队,在“两站”之间编织起一张温暖的服务网。
“樱花园里哪个观赏点最美?”“今年有飞花路线、樟缘路线、红旗桥线、樱观线4条灵活观光车线路。”……
微信工作群里,实时传递着两站的各类信息。对于游客咨询较多的热门问题,两站志愿者也会在群里交流,只为更好地为游客解答。
“贵安站出发来了一位摄影游客,背了一个大包,他想先到大科城拍拍照片,再去樱花园,等他到你们那边,帮忙给他指指路呀!”“好的好的,收到。”……
对于需要在两站之间换乘的游客,志愿者们提供接力式的贴心服务,及时反馈游客的情况和需求,让游客在整个换乘过程中感受到无缝衔接的关怀。
志愿者搀扶着老人。
“时间很快,眨眼就一天,志愿服务桩桩件件,是那么平凡却又倍感暖心。”蒋淑菲感慨道。
“穿上红色志愿者马甲,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黄治琴耐心为游客指路、解答疑问、维持秩序。“虽然站得腿脚发酸,热得不行,但看到游客们满意的笑容,听到那一声声真诚的‘谢谢’及‘注意避暑’的关心,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满心欢喜。”
“能为他人提供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爱,让我更加珍惜这种服务他人的机会。”潘云霞说。
每天的休息空隙,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经历,有遇到困难时的焦急,有成功帮助游客后的喜悦。虽然身体很累,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
志愿者帮运动员拍照打卡。
“我深刻体会到付出的快乐和价值。当看到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带来温暖时,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满足感。”王蓉眼神中满是对志愿服务的热爱和执着。
今天,是王蓉樱花季以来志愿上岗的第7天。她今年住上了贵安新区青年社区,免费住一年的政策福利,如同坚实的后盾,让她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更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志愿活动。
回到布置得温馨而文艺的房间,窗外渐暗,王蓉开始剪辑当天随手拍的vlog,回忆着那些温暖瞬间、感激眼神和真诚笑容。
明天,志愿者们又将续写志愿故事,在樱花季里,成为游客心中那一抹温暖的阳光,成为了“两站”里一道风景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编辑 陈玲
二审 丁亚
三审 王鲁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