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日照头条##日照东港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神话传说类
1. “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
故事梗概:古时日照城东的广阔海域原为陆地,设“石河县”。因当地人心败坏,东海龙王奉玉帝之命考察,发现仅一诚实孩童提醒其卖油亏本。龙王托梦告知孩童石狮子眼红即洪水将至。孩童带领村民逃至西北山岭,幸存者见红日初升,遂建新城命名“日照”。此传说解释了日照城的起源,并衍生俗语“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
2. 八脚神龟护村
故事梗概:任家台村的任、王两大家族因洪水危机联手造船避难。海上遇暴风时,一只八脚神龟驮船护村民平安,自身力竭化石。此后任家台村地势随水涨而升,形成“丝山尖上挂浮柴,任家台上蒙脚面”的奇观,象征团结与神佑。
3. 嫦娥与大羿的传说
历史背景:天台山(东港区涛雒镇)有大羿陵与嫦娥墓。大羿为东夷古国“十日国”君主,其妻姮娥(嫦娥)为部落女巫,后因吞不死药奔月,衍生“嫦娥飞天”神话。此传说与《淮南子》《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相符,是东夷文化的重要遗存。
4. 鱼灯笼的驱邪寓意
非遗传承:涛雒镇成家廒头村的鱼灯笼制作技艺传承近300年。民间认为鱼灯可“照毛虫”除害,象征“连年有余”。制作需25道工序,使用青萝卜整平等传统工艺,现已成为非遗项目并销往全国。
二、历史人物与战争传说
1. 安北王与薛平王之战
-故事脉络:明末安北王(日照安家岭)与薛平王(胶东薛家岛)因争夺地盘反目。安北王初胜后轻敌,薛平王重整兵马反攻,将其逼至海边。危急时海水暴涨,安北王乘马飞越海嘴(今桃花岛)逃生,此地后称“逃活拦”,成为渔民避难所。
2. 桃花岛的“逃活岛”起源
地名演变:安北王被追兵困于海边,策马跃入小岛,追兵误以为其投海自尽。退潮后安北王脱险,后人祭祀此岛得名“逃活岛”,后因岛上桃树繁茂改称“桃花岛”。现为旅游胜地,保留梳妆台、试剑石等遗迹。
三、村落与自然景观传说
1. 松竹村与雹泉庙
历史变迁:清乾隆十五年建村,因松竹繁茂得名。村民乐善好施感动天神,赐甘泉并免雹灾,遂建“雹泉庙”。后庙毁于“破四旧”,村名恢复“松竹村”。
2. 日照花果山的神话关联
文化融合:虽为《西游记》文化衍生地,但本地传说称其与大禹治水相关,山中有补天五彩石孕育灵猴(孙悟空原型),景点如水帘洞、猴王石等融合神话与自然景观。
四、其他非遗民间故事
1. 刘三公的故事
人物考据:刘勰(《文心雕龙》作者)故里位于东港区三庄镇,史称“雕龙里”。传说其曾在晨鸡山“鸡鸣读书”,清代方志记载详实,列为市级非遗。
2. 高柴女与五洞府传说
地域特色:高柴女传说与五洞府(道教洞天)故事,反映当地对女性美德与自然崇拜的融合。
东港区的民间传说兼具神话色彩与历史底蕴,既包含自然灾害(如洪水)、族群斗争(如安薛之战)的集体记忆,也融入道德教化(如石河县善恶分化)与自然崇拜(如神龟、鱼灯)。
这些故事通过口述、非遗名录及地方志得以保存,成为研究鲁东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
视频 | 乌鲁木齐文明网发起 “我和我的有礼故事”短视频征集活动 快来参与吧
日期:2025-05-10 10:40:00Get 新赛道 | 宠物殡葬师薛校平:给离别带来温度的“摆渡人”
日期:2025-05-03 0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