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安踏集团积极谋创新、促转型、创品牌——心无旁骛做实业》,报道安踏始终坚守主业,谋创新、促转型、创品牌,一步步成长为中国行业第一、全球排名前列的国际化体育用品集团。
巴黎奥运会期间,由安踏研制的“冠军龙服”频频亮相领奖台。助力中国健儿赢得奖牌的,还有安踏“振岳”举重鞋、“奔雷”拳击鞋、“飞扬”跆拳道鞋等一系列兼具科技与美感的运动装备。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
安踏从福建泉州晋江市的一个家庭作坊式工厂起步,始终坚守主业,一步步成长为中国行业第一、全球排名前列的国际化体育用品集团。
谋创新
把鞋服做成高科技产品
两双跨越30多年的运动鞋,见证安踏“永不止步”的创新步伐。
在位于晋江市安踏总部的982创动空间,玻璃展柜里,一双设计简约、绘有红蓝条纹的白色运动鞋引人注目。
“这是安踏1991年创立以后推出的第八十二款产品,鞋号982。安踏超前采用当时少有的专业制图电脑设计海报,这款鞋成为安踏的第一个爆品。”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说,将这里命名为982创动空间,就是为了不忘初心、敢于创新。
在中国西北的戈壁滩,安踏的一场创新活动吸引了网友的目光。
两个同型号、同参数、同起点的人形机器人身穿不同款跑鞋赛跑,10分钟后,穿着安踏C10 Pro跑鞋的机器人足足领先了189米。
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负责人郑志艺揭开谜底:“这款跑鞋采用一体飞织工艺,重量还不到200克,鞋垫搭载加强版‘氮科技’中底,回弹性能更好,且前后掌分离设计,角度、厚度等参数都经过专业调教,成为专业长跑运动员喜爱的‘前掌之王’。”
走进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脚型扫描仪、足底压力测试仪等高科技设备一应俱全,研发人员持续开展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应用研究。“我们把鞋服当成科技产品去做,开展大量创新实验,探索不同装备在各项运动中的差异表现,不断开发性能更强、质量更高的产品。”郑志艺说。
“一双鞋、一件衣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也有高科技。”安踏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赖世贤介绍,安踏连续多年研发金额超过销售成本的5%,推动多项前沿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比如历时3年研发的新一代运动鞋中底技术——氮科技。一般的发泡技术,成本高昂且难以大规模量产,安踏组织材料专家联合攻关,掌握了氮气超临界发泡技术,在显著降低量产成本的同时,使鞋中底的能量回归率超过90%。
视创新为企业生存之本,安踏搭建起由全球6大设计研发中心、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250多位专家、800多家供应商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网络。安踏累计申请国家专利数位居中国体育品牌前列。
促转型
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路径。
安踏作品集白标店落户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安踏首家零碳使命店在上海武康路开业,江苏首家超级安踏新形象店在南京迎客……“我们以多元产品和丰富渠道服务大众消费者,同时也在产品高端化上发力。”赖世贤说,近年来安踏开发出“冠军系列”高阶产品,在一、二线城市主流商圈布局全新店面,通过高专业度和高质感的形象设计,将奥运品质的专业运动装备推介给更多消费者。
智能化是安踏转型升级的又一亮点。步入安踏同安智能工厂,纵横交错的吊挂系统贯穿三层楼,将不同品类、颜色、尺码的衣料精准送达各个工位。生产线上,空气对流智能充绒房、360度旋转全自动模板机等先进设备高效运转。大屏幕上,接单数、交货数、产能达成率等监测指标实时跳动。
“从裁剪、车缝、整烫到分拣、包装,我们打造了全流程一体化高效串联的智能生产线。一条产线能同步制作超过50种服装,由数据指挥中心为每件服装制定生产方案,精确控制每一道工序和设备。”安踏集团同安服装部生产总监李金胜说,按传统方式制作一件服装要3天以上,如今只需要3个小时。经过深度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安踏的产品设计周期提升了30%、供应链快反周期提速10天、自营工厂生产周期缩短了25%。
再看绿色化。安踏集团提出了明确的绿色发展目标,到2030年可持续材料占比将超过50%。“如今,安踏‘风暴甲’冲锋衣、‘空气甲’夹克、冠军跑鞋等中高端产品中都大量使用再生材料,且在生产、包装环节做到绿色低碳,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绿色发展的路子。”赖世贤说。
创品牌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今天的中国,年产服装700多亿件,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全球占比多年保持在约1/3,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还缺乏叫得响的国际品牌。”赖世贤说,安踏很早就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只有做出品牌,才能有效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推动企业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提升品牌实力,既靠自主创新,也靠国际合作。早在2009年,安踏集团收购国外品牌斐乐(FILA)的中国业务,将其打造为运动时尚品牌,再结合自身强大的渠道能力,对店铺形象、货品调配等全面升级,很快受到消费者喜爱,为安踏画出了“第二增长曲线”。
近年来,在大力“引进来”的同时,安踏集团也积极推动品牌“走出去”。一方面“借船出海”,收购始祖鸟等国外品牌,快速推进海外业务;另一方面“造船出海”,推动安踏主品牌进军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赛事、体育明星等签约合作,打响知名度。
安踏集团已拥有15个国内外品牌,外籍员工占比22%,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开设上百家门店,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成立设计中心,并在欧洲、中东非、中亚、东南亚等地组建管理团队,能够调动全球资源服务品牌发展。
赖世贤介绍,经过长期摸索,安踏练就了多品牌协同管理能力、多品牌零售运营能力、全球化运营与资源整合能力这三大竞争力,“既让更多国际优秀品牌落地中国,也让安踏独特的商业模式赋能海外市场。”
来源:人民日报、泉州发布
中国高端装备闪耀非洲!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助力安哥拉铁路现代化升级
日期:2025-05-13 0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