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新闻记者 彭文君
4月22日,在“直面关税战,锻造经济韧性——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上,新京智库发布《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5)》及《新京报长红城市榜30强(2025)》。石家庄、邯郸首次入围长红城市榜30强榜单,分别位列第25名和第30名。
《新京报长红城市榜30强(2025)》聚焦的是2024年接待旅游人次超1亿的城市。石家庄和邯郸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去年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亿人次,背后是近年来依托自身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出的独具魅力的城市品牌。
作为一座年轻的省会城市,石家庄积极谋划打好文旅“青春牌”,大力打造体育与音乐两大城市IP。在这里,平均每天有17场文化惠民活动,每周有8场摇滚音乐演出,每月有7项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2024年,石家庄多次上榜“南客北游十大热门城市” “入境游旅游热门目的地” “2024年度活力之城案例”等榜单,开放、包容、活力、自信已成为城市的鲜明符号。
5月1日晚,石家庄摇滚音乐公益演出活动在石家庄工业遗址公园举办,充满激情的演出让市民尽享音乐大餐。
在城市更新方面,石家庄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为老城市注入新活力。正太饭店及其周边的大石桥、解放纪念碑等历史建筑,经过保护性修缮蝶变新生,成为市民热门打卡地。曾经废弃的钢厂、棉纺厂、机械厂等老厂区经过改造提升,变身遗址公园、微度假中心等,吸引八方游客前来。经过生态修复,石家庄母亲河滹沱河重泛碧波,河畔绿道走廊、滨水平台和富有诗意的园林景观陆续呈现,成为市民和游客的“诗和远方”。
“五一”期间,石家庄市用350万株时令花卉装扮市区各主干道、广场、公园,为市民打造身边的“打卡地”。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
相较之下,邯郸的旅游崛起则主要依靠文化复兴型模式,走出一条“老城新生”之路。作为战国时期的赵国古都,邯郸深入挖掘赵文化IP,在邯郸道历史街区打造出赵国风情步行街,复原战国集市场景,并设置成语典故互动长廊,重现“邯郸学步”等典故场景,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使得“千年古城邯郸”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5月1日,邯郸成语之都·文创旗舰店内,身穿战国袍的工作人员(右)为顾客介绍磁州窑茶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日公布的《新京报网红城市榜潜力50强(2025)》榜单中,唐山、沧州、廊坊分别以第14名、第35名和第46名的成绩首次上榜,展现出河北各地蓬勃向上的城市活力和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