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湖北小龙虾养殖产量143.73万吨,年加工量93.96万吨,在全国占比分别为41.66%、67.90%。从县市区看,荆州监利市产量18.24万吨,连续13年排名全国第一。
湖北小龙虾产量在全国占比超4成
监利市小龙虾产量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
报告称,2024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达3050万亩、345万吨,同比增长3.39%和9.07%;小龙虾年加工量138.37万吨,同比下降1.33%。总体呈现出养殖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养殖效益略有下降、精深加工发展较快等特征,产业未来不确定性增加,亟须加快由扩面增量向提质增效转变。
湖北作为主产区,2016年到2024年小龙虾养殖产量增长193.82%,年均增长率14.42%;小龙虾加工企业168家、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109家,年加工量93.96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加工量的67.90%,在全国“遥遥领先”。
近年来,监利认真落实湖北省“虾十条”,共打“一张牌”,同育大产业。目前,小龙虾总产量达18.24万吨,连续13年居全国榜首,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大关,带动30万小龙虾养殖户增收致富,实现了“小龙虾”撬动“大经济”、“红产业”助力“绿发展”。
目前小龙虾加工产品主要包括冻品、预制菜和休闲食品,以及少量精深加工品。精深加工方面,甲壳素及其衍生品的提取与加工是精深加工的主要方向。湖北起步较早,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科研力量,精深加工保持稳步增长,2024年产值近150亿元,已超过初加工产值的一半。
该报告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制,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