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凯农业发展公司的生蚝分拣现场。
传统粗加工的良姜切片。
每年5月份是菠萝丰收时节。张再漾 摄
角尾乡养殖的生蚝个大味美。
菠萝的海。
坐落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宛如一颗镶嵌在琼州海峡北岸的璀璨明珠。这里三面环海,阳光充沛,海风滋养,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孕育出的徐闻菠萝、良姜、黑山羊以及生蚝闻名遐迩,成为无数旅人舌尖的“鲜美目的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产品知名度和产业化发展,今年,徐闻县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重点打造菠萝、良姜、生蚝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县域经济矩阵。与此同时,一批企业率先下海,成为助推徐闻菠萝、良姜、生蚝精深加工先驱者。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陈欢 (除署名外)
菠萝
具备供应500强餐饮品质
“徐闻菠萝的产品质量可以走向500强企业的舞台,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湛江菠萝世家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龙说,每到菠萝季,各大茶饮、烘焙品牌展开“内卷式”竞争,相继推出限定时令季节饮品菠萝气泡饮和菠萝美式等菠萝主题产品,菠萝加工馅料供不应求。
今年菠萝世家的菠萝馅料订单在5000吨左右,往年还能到6000吨以上。徐闻菠萝加工品广受市场青睐,其生产的各类菠萝馅料、果蓉、果泥等产品常常走进必胜客、蜜雪冰城、奈雪的茶等知名餐饮企业。
去年,全县菠萝种植面积约35万亩,年产量约78.8万吨,产值约达到54.5亿元。菠萝加工产能约11万吨,产值约3亿元。在菠萝加工领域,鲜果产量与加工产能之间仍有较大缺口,菠萝加工仍藏着一片蓝海。
钟龙坦言,这两年市场不算景气,菠萝加工馅料的订单量相比往年有所萎缩,不能仅靠单一的菠萝加工,要拓展更多的品类,满足市场需求。为此,菠萝世家计划开发浓缩菠萝汁产品出口海外市场。
而在传统加工之外,也有不少企业、机构试水菠萝叶、渣等加工赛道。去年,诺香园带着菠萝酵素洗衣液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广受客商好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从菠萝叶中提取出植物纤维经加工制成衣服、袜子、凉席等产品,实现经济价值提升。
为了加快打造菠萝百亿级产业集群,徐闻当前计划建设菠萝主题特色产业园,引进不同菠萝加工企业,逐步形成菠萝肉、汁、渣、皮、叶完整的加工产业链,极大提高菠萝产业附加值。此外,徐闻还大力推进“愚公楼菠萝”地理标志保护实施工程和“徐闻菠萝”地理标志产品建设,推动徐闻菠萝生产加工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持续讲好徐闻菠萝故事。
生蚝
搭建从养殖到加工全链条品控体系
在“菠萝的海”之外,另一片海同样迎来发展机遇,随着南海宣布开渔,徐闻县角尾乡海域渔民们迎来了丰收的喜悦。随着秋冬季节临近,海面之下,肥美的生蚝也正逐渐迎来最佳赏味期。
徐闻生蚝养殖面积达2.4万亩,年产量2.5万吨,近年来,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徐闻县积极引进两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生蚝综合性企业——广东畅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推进水产良种选育、孵化、养殖、服务、加工一体化发展,着力发展生蚝养殖,向海深耕打造新增长极。
广东畅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康梅介绍,企业积极投入资源发展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养殖技术,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如今产品获“湛江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2025年度“湛品”品牌等荣誉,生蚝连续两年通过国际权威SGS检测。
“目前我们在积极延长产业链,布局生蚝深加工领域。蚝干、蚝油等产品已提上日程,未来还将针对不同消费场景研发多样化的深加工品类——面向家庭厨房的即食蚝肉罐头;适合户外露营的风味蚝干零食等。”陈康梅说。
除了发力深加工食品,畅凯目前也在搭建从养殖到加工的全链条品控体系,从生蚝捕捞后的预处理开始,就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助力整个产业从单一养殖向“养殖+加工”的综合业态转型。
未来畅凯将以企业发展助力徐闻提升生蚝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品质方面,建立严格的养殖标准、分级分类标准,提升育种技术和冷链物流技术。品牌方面,借助“地理标志”的影响力,打造地域名片,突出产地优势。产业发展方面,将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统一标准、品牌和销售,保障养殖户收益,实现规模效应。
良姜
让千年南药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徐闻良姜是诸多食品调味品如酱油、蚝油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但是产品最终的呈现并没有体现出高良姜,导致大众认知度不高。”广东丰硒良姜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亮舞惋惜道。
徐闻良姜是“广东十件宝”之一,自2006年起便入选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十多年主要停留在一产的初级原材料出口和粗加工阶段。当前,徐闻全面推进愚公楼菠萝地理标志产品工程实施,并强调要建立“徐闻良姜”地理标志重点保护资源名录,做好“徐闻良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让良姜迎来一次发展的机遇。
近日,记者探访位于徐闻工业园区的广东丰硒良姜有限公司,迎面而来的辛香气息彰显出这个千年南药的独特气质。黄亮舞说,徐闻良姜拓展力度还远远不够,目前市场主要将其作为调味食材,深加工的良姜产品,对于市场和大众而言是新鲜食物,需要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
2019年起,广东丰硒良姜有限公司率先试水良姜精深加工,希望摆脱粗加工困局,近年与多家院校、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药食同源的健康食品,如良姜温茶、精油、润肤露等。当前,黄亮舞计划拓展快消品线,研发推广良姜洗发水、牙膏等产品,并且联合高校优化良姜品种选育,稳定良姜功效和产量。
过去几年,徐闻良姜市场火热,导致诸多农民个体盲目种植销售,让良姜品质大幅下降,陷入低迷。良姜4年一收,一旦过早采收,就会影响品质。丰硒良姜的研发团队研究结果显示,良姜在生长至第四年时精油得率、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均处于高峰。
“徐闻良姜是徐闻的金饭碗,只是现在还没有发光,未来的市场是巨大的,需要做好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黄亮舞说。
■记者手记
徐闻农产品亟待打开产业认知新视野
从“种得好”到“用得好”
“菠萝能加工成纤维?”“生蚝壳和废弃塑料居然能加工成环保纺织材料?”近日,我与一位徐闻乡镇干部对话,谈及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我提出了几例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传统农作物到高端纺织、日化用品的转型升级案例。这位干部十分惊讶,此前从未听说过这些在土地和海洋里生长了千百年的农副产品,能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转型。
这样的对话并非首次,在与诸多乡镇干部、农民的交流中,发现部分人思维停留在“如何把作物种得好,卖得好”的问题,却对农产品在全国市场上的应用和开拓知之甚少,许多人种良姜,却不知良姜卖往何处,用作何用,这就导致良姜的生产没有明确方向,农民更不理解标准化生产对于加工业的意义。
徐闻虽拥有菠萝、良姜、生蚝的产地优势,但仍旧依赖传统种植、养殖的单一模式。“种得好、卖得好”是农民千百年前就已经开始面临的课题,如今的农产品加工产品闯荡市场,品质是基础关,在不断优化品种把控品质的同时,也应跳出传统思维,具体了解农作物在国内国际的开发程度、上下游链条的具体产品、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才可以结合产地优势精准招商、靶向用力,实现需求对接,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前沿
广东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力贝藻类养殖
打造“蓝色药库”
7月4日,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控平台发布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科技产业枢纽项目》的备案通告。该项目由广东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中一项内容是计划于南山镇建设本土世界级多样式的海洋贝藻类研发、贝藻类种子库、贝藻类繁育等精深加工园,及中国世界尖端生物医药研发、精深加工园。
广东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海飞告诉记者,海岸生物科技专注贝类及生蚝基因学研究、种苗繁育、养殖、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为主的集“研、育、繁、推”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据许海飞介绍,海岸生物目前具备了自己的研发团队,项目成功之后将可以为徐闻提供大量科研人员,生蚝中富含牡蛎肽、牛磺酸等生物营养成分,拥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疲劳功效,可以通过技术提取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今年5月,由海岸生物科技公司和诸高校共同承担的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创新技术项目“粤西现代化海洋牧场热带大型海藻新种类培育、引进与养殖示范”阶段性成果在湛江徐闻验收,徐闻海域具备热带海藻规模化养殖潜力,让徐闻海藻商业化发展迈向新台阶。
目前徐闻正在试验贝藻混养,试种的藻类未来可用于食品加工、美容品以及生物医药胶囊研发原材料。记者了解到,目前卡帕藻在海外商业化养殖已经很成熟,其提取物是化妆品抗衰原料之一。“以前能满足生物医药研发的海藻都需要进口,未来海藻在徐闻试种推广成功,可以实现就地研发、生产。”许海飞说。
医保“个人账户”将取消、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高价可购买“人民大会堂”门票……都是谣言
日期:2025-08-14 1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