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面临失去,倘若真到了那一天,你会如何选择?
清明已至,在这个悼念缅怀逝者的时节,人们不可避免地触及过往创伤。因为职业关系,福寿园生命服务策划师李伟宝经历了无数场告别。有人撕心裂肺,毫无保留地宣泄不舍;有人看似平静淡然,把更多情绪埋藏在冰山之下,不知何时一触即发……
图为花艺指导师正在摆放花束。/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面对至亲离世,我们究竟该如何好好告别?
不久前,福寿园在市中心开出沪上首家“生命花店”,不仅卖花,也交换人生故事。店长李伟宝不局限服务范围。走进这里的顾客,能亲手为逝者制作花束、参加生死教育家长绘本营、开设小型人生告别会或个人展览。
“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精神疗愈空间,”在李伟宝看来,追悼会上的放声哭泣还不足以倾泻所有情绪。以温暖体面的方式追忆逝者,凝视生死,才能让生者真正理解活着的价值和生命的重量。
学会告别
李伟宝的入行始于一次告别。
当时,他岳父不幸离世。处于职业空窗期的他,陪伴妻子前往龙华殡仪馆挑选墓地。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身后事。往来人群神色如常,稀松平常地谈论起追悼会、墓地。身处其间,李伟宝仿佛被感染,不再对生命的消逝讳莫如深。
图为在“生命花店”,顾客能亲手为逝者制作花束。/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此时,福寿园的摊位恰好立起一则招聘公告。在家人劝说下,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了名。没想到,对方一眼相中了他的入伍经历,顺利入职。
参加了一场场告别式、见证了一次次别离,他对生命消逝的体悟更深。他发现,并非所有的伤痛都可以用“时间会治愈一切”来抹平。有些年轻生命的离世猝不及防,也让家人更难以释怀。更多时候,悲伤还不只是一种情绪,会蔓延引起生理上的连锁反应。
图为“生命花店”中的各类花束。/文汇报记者王嘉旖摄
李伟宝接待过一位来自云南的母亲。女儿意外离世,母亲始终走不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直至在网络上搜索到生命晶石的相关服务。“实在舍不得女儿,希望把她的骨灰制成生命晶石项链,随时带在身边。”这位母亲的朴素愿望,打动着李伟宝。
可难题来了。他从未尝试过跨省服务,而骨灰运送又无法像普通快递一样寄送。一来,体现不出对生命的珍重;二来,逝者家人也存有疑虑。思来想去,他决定请运营团队中的云南籍工作人员远程送上门。
“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更有温度,也让这位母亲感受到被尊重。”李伟宝介绍,受传统观念影响,生命晶石推出之初咨询者寥寥。这位母亲也顶着家庭内部的巨大压力。但至少,这位母亲如今已经找到了情绪出口,正在慢慢学习告别。
经历了一段时间试运营后,李伟宝与团队拟推出“交换故事”的服务,以店内一杯咖啡或一捧花束交换顾客的人生故事,将这些珍贵的故事留存在花店档案中,让更多人在分享故事、表露情感后重获前行的力量。
认识生命
生命花店,不止于学会告别。
曾在酒店策划婚宴的詹俊杰,如今蹲守在“生命花店”策划活动。他说,两者工作内容虽有差异,却有相似内涵——都与人打交道。他接到的首个长线任务是参与组织生死教育家长绘本营。
图为“生命花店”中的留言板,有各类温馨留言。/文汇报记者王嘉旖摄
如何向孩子谈及死亡?传统观念中,大部分家长顾念孩子年纪太小无法理解,通常选择避而不谈。在家长们看来,这或许是保护孩子的方式。但结果很可能恰恰相反。有调研数据显示,儿童在4岁左右便开始对死亡产生概念。面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种种离别,孩子们一旦缺乏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很可能形成错误认知。
詹俊杰列举了一本令自身颇受感动的儿童绘本——《小伤疤》。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痛失至亲的小男孩。为了留住妈妈,他尝试了许多出人意料的方法。比如,关上窗户,企图留住妈妈的味道;反复弄伤自己,回忆妈妈关心自己时的温柔。
“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映射出的是孩子们在面对骤然失去时的心理波动、情绪变化。”詹俊杰认为,这些儿童绘本让更多家长“代入”儿童的视角,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图为坐落于上海市中心的“生命花店”。/文汇报记者王嘉旖摄
近年来,越来越多逝者家庭选择以人生告别式代替追悼会。来客不再匆匆鞠躬、行礼,而是坐下来静心讲述、还原逝者的完整人生故事。仪式现场不再是单调的黑白灰,偏向选用黄色等温馨色调,不仅有安抚人心的轻音乐,有时还会用颜色妍丽的非洲菊作点缀。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何尝不是一次重新认识逝者的机会。”詹俊杰解释,一个个时光碎片拼成的人生故事,让逝去的长辈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更鲜活立体。有一回,他为了如实还原逝者的生活场景,专门跑去旧货市场淘选了逝者年轻时使用过的同款热水瓶、老式自行车。于是,孩子们眼中,这位逝者不再只有垂垂老矣的模样,注入了更丰富多彩的人生片段。
一段温暖的告别,启迪着生者重新认识生命的重量。正如电影《寻梦环游记》启迪的那样——“每个人都会死两次,第一次是失去生命,第二次是被人遗忘。”
原标题:《网络中国节·清明 | 沪上首家“生命花店”,以温暖告别启迪重识生命的重量》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占悦
来源:作者:文汇报 王嘉旖
网络中国节·清明|沪上首家“生命花店”,以温暖告别启迪重识生命的重量
日期:2025-04-04 07:01:00